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的一种血糖升高现象。它通常在孕中期被诊断出来,大多数孕妇在分娩后血糖会正常。但孕期如果不加以控制,可能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。

以下情况的孕妇需要特别注意:年龄超过35岁、孕前超重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、曾经分娩过巨大儿、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,或之前怀孕时就出现过妊娠糖尿病。建议有这些情况的孕妇要尽早进行血糖检测。
妊娠糖尿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,但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迹象:经常感到口渴、小便次数增多、容易疲劳、视力偶尔模糊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也可能与正常妊娠反应相似,所以不能单凭症状判断,规律产检十分重要。
医生通常会在孕24-28周安排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。检查前需要空腹,先测空腹血糖,然后喝下一定量的葡萄糖水,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测量血糖值。如果任何一次测量结果超过标准值,就可能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确诊后不必过度焦虑,通过科学方法完全可以控制好血糖:饮食方面要均衡营养,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,少食多餐;适当进行散步、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;定期监测血糖,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规律;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。
合理的饮食安排非常重要:主食选择全麦面包、糙米等粗粮,搭配足够的蛋白质,如鱼、瘦肉、豆制品;多吃新鲜蔬菜,特别是绿叶蔬菜;水果要适量,选择低糖品种,如苹果、草莓;避免含糖饮料和甜点,烹饪时少油少盐。
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,坚持适度运动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:每天散步30分钟,速度不宜太快;可以尝试孕妇瑜伽或游泳;做简单的家务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运动前后要测量血糖,避免发生低血糖。
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可能增加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,也可能导致胎儿过大,增加分娩难度。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显著降低这些风险,母婴健康。
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后会自行消失,但需要在产后6-12周复查血糖。曾经患妊娠糖尿病的女性,今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,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定期检查血糖。
妊娠糖尿病虽然需要重视,但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注意饮食和运动,完够顺利度过孕期。保持良好心态很重要,不要过度焦虑,按时产检,遵循医嘱,就能自己和宝宝的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