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朋友次听说心血管内科时,都会好奇这个科室到底是看什么病的。其实通俗点说,凡是跟心脏、血管相关的毛病,基本上都属于这个科室的范围。今天我们就来心血管内科的那些事,帮大家搞清楚什么时候该找这个科的医生帮忙。

心血管内科医生可以说是心脏和血管的“专职维修工”。他们主要负责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。如果你经常感到胸闷、心慌、气短,或者后胸口不舒服,很可能就需要到心血管内科看看了。
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现在连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经常出现血压问题。前段时间有位32岁的程序员就因为长期加班,突然头晕得,一量血压竟然高达160/100mmHg,这就是典型的心血管内科范畴的问题。
到了心血管内科,医生通常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安排检查。常见的就是心电图,这个检查能快速了解心跳节律是否正常。如果怀疑有冠心病,可能还需要做动态心电图、心脏彩超,必要时还会建议做冠脉CTA或者冠状动脉造影。
很多朋友担心造影检查有风险,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。医生会在手腕或大腿根部的动脉穿刺,送一根很细的导管到心脏血管,注入造影剂后就能在X光下看清血管有没有狭窄或堵塞。整个过程患者都是清醒的,局部麻醉后基本不会感到疼痛。
心血管内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: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。轻度的高血压、冠心病通常先用药物控制,比如降压药、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物。如果血管堵塞比较,可能就需要做支架植入术。对于更复杂的情况,比如多支血管病变,有时候也需要转到心外科做搭桥手术。
说到心脏支架,很多人担心放进身体会有异物感。其实支架都是由特殊合金制成的,植入后会慢慢被血管内皮覆盖,成为血管壁的一部分,患者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。
心血管疾病虽然可怕,但完全可以预防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预防措施。建议每天7-8小时的睡眠,每周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饮食上要低盐低脂,多吃蔬菜水果。吸烟的朋友好戒烟,过量饮酒的也要控制酒量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定期体检非常重要。40岁以上的人群好每年做一次心血管专项检查,包括血压测量、血脂和血糖检测。有家族史的人更应该提前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。

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的胸痛,尤其是胸骨后方的压榨性疼痛,并伴有出汗、恶心等症状,一定要立即就医。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征兆,时间就是心肌,越早治疗越好。
其他如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、晕厥、心悸持续不缓解等情况,也都需要尽快到心血管内科就诊。记住,对于心脏问题,宁可谨慎一些,也不要掉以轻心。
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心血管内科,知道什么时候该找这个科的医生。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,值得我们用心呵护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检查,就是对心脏好的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