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戴着厚重的眼镜,鼻梁被压出红印;吃火锅时镜片瞬间起雾;运动时眼镜总是滑落...这些烦恼让越来越多近视人群考虑手术矫正。但面对网上众说纷纭的信息,很多人都在犹豫:近视手术到底吗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解答大家关心的5个核心问题。
目前国内通过认证的主流手术分为两大类:激光类和晶体植入类。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改变屈光度,适合近视1000度以内人群,期约1-3天。而ICL晶体植入不损伤角膜,可矫正1800度以内近视,特别适合角膜薄的高度近视患者。具体选择哪种,需要根据术前20余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
这是大家担心的问题。实际上,现代近视手术只在眼球表面操作,不会触及视网膜等深层组织。以激光手术为例,现在的设备都配有三维眼球追踪系统,当眼球超过范围会自动暂停。但要注意,如果本身存在干眼症、圆锥角膜等眼部疾病,确实不适合立即手术。
很多人误以为手术是一劳永逸的。事实上,手术矫正的是现有度数,并不能阻止近视继续发展。临床数据显示,成年后度数稳定(2年内变化不超过50度)的人群,术后视力维持十年以上的超过85%。但对于仍在度数增长期的青少年,医生通常会建议暂缓手术。
常见术后反应包括1-3天的轻微异物感、畏光,这些都会逐渐消失。约5%的人可能遇到夜间眩光问题,多数在3-6个月内缓解。要强调的是,选择的主刀医生和正规医疗机构,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。术后按时用药、定期复查同样关键。
答案是否定的。除了基本的年龄要求(建议18周岁以上),还要考虑职业需求。比如拳击运动员、跳水爱好者等可能伤及眼部的特殊职业,就需要谨慎评估。怀孕期、哺乳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检查数据,建议暂缓手术。重要的是通过的术前筛查,约15%的者因角膜条件不符会被劝退。
从1987年首例激光近视手术今,已完成超过4000万例手术。技术本身已相当成熟,但每个人的眼部条件不同,建议行系统的术前评估。记住,好的医疗机构不会盲目鼓励手术,而是根据检查数据给出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