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优惠

如何科学修复肌肉损伤?掌握这些方法加速

发表于 2025-06-02 09:51:06 阅读量:1000+

如何科学修复肌肉损伤?掌握这些方法加速

健身时拉伤、运动后酸痛、搬重物闪到腰…肌肉损伤在生活中太常见了。很多人要么硬扛着等自愈,要么误用偏方耽误。作为医美行业从业者,今天就用通俗语言肌肉修复的正确打开方式。

肌肉损伤的3种常见类型

1. 运动后延迟性酸痛:健身新手深有体会,那种练完隔天才出现的酸胀感,其实是肌纤维微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。

2. 肌肉拉伤:运动时突然"咯噔"一下,伴随刺痛感,常见于热身不足时做爆发动作,肌肉纤维部分撕裂。

3. 慢性劳损:久坐族颈椎僵、搬运工腰肌劳损,这种日积月累的损伤容易反复发作。

黄金72小时处理原则

黄金72小时处理原则

受伤头三天记住"RICR原则":

Rest(休息):立刻停止,避免二次伤害。但不要完全不动,适当未受伤部位。

Icing(冰敷):用毛巾包裹冰袋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,能有效消肿止痛。

Compression(加压):弹性绷带包扎伤处,压力要均匀,注意别绑太紧影响循环。

Raise(抬高):把受伤肢体垫高过心脏水平,比如小腿拉伤可以平躺时把腿架在枕头上。

进阶修复期的5个关键点

1. 热敷时机:72小时后可切换热敷,促进局部循环,但肿胀未消前不要热敷。

2. 循序渐进拉伸:损伤一周后,从轻柔的静态拉伸开始,以不引发疼痛为度。

3. 补充蛋白质: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.2-1.7g蛋白质,鸡蛋、鱼肉、乳清蛋白都是优质来源。

4. 适度:用掌根或泡沫轴放松周围肌肉,避开伤处直接按压。

5. 睡眠修复:7-9小时睡眠,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。

需要警惕的危险信号

• 三天后疼痛反而加重
• 伤处出现明显凹陷或隆起
• 皮肤发紫发黑伴随发热
• 受伤部位完全不能发力

出现上述情况要立即就医,可能是撕裂或伴随神经血管损伤。

预防比修复更重要

预防比修复更重要

1. 运动前动态热身:做5-10分钟慢跑、高抬腿等,让肌肉温度升高。

2. 量力而行:健身时每组动作间休息足够,不要盲目增加负重。

3. 补充电解质:运动中每15分钟喝两口水,大量出汗时喝含钠钾的运动饮料。

4. 善用护具:举重时用腰带,打羽毛球戴护腕,能给易伤部位额外支撑。

肌肉损伤的修复过程就像重修房子,需要给身体足够的"施工时间"。记住一个原则:疼是身体发出的停工信号,勉强坚持可能把小伤拖成大问题。如果自己处理几天没改善,及时找师评估,才能更快重回佳状态。

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