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优惠

前列腺癌:男性健康不可忽视的“沉默”

发表于 2025-06-02 14:03:07 阅读量:1000+

前列腺癌:男性健康不可忽视的“沉默”

前列腺癌:男性健康不可忽视的“沉默”

张先生今年58岁,体检时发现PSA指标异常,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早期前列腺癌。像他这样的并不少见——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泌尿系统发病率高的恶性,每年新增病例超10万。但令人担忧的是,近70%的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。这个被称为“男性健康沉默”的疾病,究竟该如何应对?

前列腺癌的预警信号,千万别当成“老年病”

很多男性会把尿频、夜尿增多归咎于“年纪大了”,实际上这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早期信号。典型症状还包括:排尿困难、尿流变细、尿后滴沥,甚出现血尿或骨盆疼痛。值得注意的是,早期前列腺癌可能完全没有症状,这就是为什么50岁以上男性每年要做PSA筛查。

医生提醒: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: - 持续两周以上的排尿不适 - 夜间起床排尿超过2次 - 性生活时出现疼痛 - 腰部或大腿根部莫名疼痛

确诊前列腺癌需要这几步检查

当PSA(前列腺特异性抗原)检测结果异常时,医生通常会建议做进一步检查: 1. 直肠指检:医生通过触摸判断前列腺硬度与有无结节 2. 多参数核磁共振:定位可疑病灶 3. 穿刺活检:确诊的“金标准”,目前多采用经会阴模板定位穿刺,痛苦小且更 4. 骨扫描或PET-CT:判断是否发生转移

“很多患者害怕穿刺,其实现在技术已经很成熟,整个过程15分钟左右,门诊就能完成。”医院泌尿外科医师这样解释。

治疗方法因人而异,过度治疗比更危险

治疗方法因人而异,过度治疗比更危险

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、、分级综合制定: - 主动监测:适用于极早期低危患者,定期复查即可 - 性手术:机器人辅助手术创伤小、快 - 放射治疗:包括外照射和粒子植入 - 内分泌治疗:通过药物抑制雄激素 - 治疗:针对晚期患者的创新疗法

特别提醒:部分低危患者其实不需要立即治疗。有研究显示,对70岁以上低危患者,积极监测的10年生存率与手术治疗相当,却能避免尿失禁等并发症。

预防前列腺癌的5个生活建议

预防前列腺癌的5个生活建议

虽然年龄和遗传因素不可控,但日常习惯能显著降低风险: 1. 多吃西红柿:富含的番茄红素可降低20%患病风险 2. 适度晒太阳:维生素D对前列腺有保护作用 3. 控制红肉摄入:每周不超过500克 4. 保持规律运动: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 5. 50岁开始每年做PSA检查,有家族史的提前到45岁

值得注意的新发现:哈佛大学研究显示,经常喝咖啡的男性患病风险降低30%,可能与咖啡中的抗氧化物质有关。

关于前列腺癌的3个认知误区

误区一:“PSA高就是” 事实:前列腺炎、良性增生也会导致PSA升高,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。

误区二:“手术会导致丧失” 事实:保留性神经的手术技术成熟,60岁以下患者术后1年功能率达70%。

误区三:“得了前列腺癌活不过5年” 事实:早期患者10年生存率超过95%,即使是晚期,通过规范治疗也能长期控制。

给患者家属的实用建议

给患者家属的实用建议

1. 学会识别骨转移的预警信号:持续腰痛、病理性骨折 2. 内分泌治疗期间要监测骨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 3. 用日历记录服药时间和复查日期 4. 加入正规的患者互助社群获取支持 5.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,50%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

后要强调:前列腺癌不是绝症。随着医疗发展,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实现长期生存。关键是要早发现、早诊断,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5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,记得把PSA检查列入年度体检清单。

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