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脸上总是泛红、刺痛,用护肤品时火辣辣的?别急,你可能遇到了皮肤敏感问题。据统计,超过60%的人自认为属于敏感肌,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该怎么科学应对。今天我们就来敏感肌的那些事儿。
真正的皮肤敏感往往表现为:洗脸后紧绷感持续半小时以上、换个环境就容易泛红、使用新产品常出现刺痛。但要注意,敏感和过敏是两回事——过敏通常伴随疹子或水肿,而敏感更多是屏障受损的表现。
过度清洁(尤其是皂基洗面奶)、频繁去角质、不当刷酸、暴晒后没做好修复,是引发敏感的"四大元凶"。现代人喜欢叠加使用多种功效型产品,反而可能让皮肤"吃不消"。近就有研究显示,同时使用3种以上活性成分产品的人群,敏感发生率提高40%。
要做的:选用pH值5.5左右的弱酸性洁面、坚持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、做好物理防晒(帽子口罩比防晒霜更温和)。不要做的:避免使用含酒精/香精的产品、不要用冷热交替洗脸、暂停使用美白/抗衰等功效型产品。
泛醇(维生素B5)能缓解干痒,积雪草苷有助于退红,神经酰胺是修复砖墙结构的"水泥"。时可以认准这些成分,但要注意浓度不是越高越好,2%的神经酰胺就足够起效了。近实验室数据显示,含5%泛醇的面霜使用4周后,受试者刺痛感降低67%。
突发泛红时,可以用矿泉水湿敷5分钟;如果出现脱屑,建议改用乳液质品;伴随瘙痒的话,需要医生是否需要用医用敷料。记住,当皮肤出现明显灼热感或肿胀时,请立即停用所有护肤品。
健康皮肤的代谢周期是28天,轻度敏感一般需要4-8周修复,重度敏感可能持续3-6个月。期间要保持耐心,不要频繁更换产品。有临床观察发现,严格执行精简护肤的人群,修复比乱用产品的高出3倍。
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%-60%,枕套每周更换两次,戴口罩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(摩擦也会加重敏感)。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富含omega-3的深海鱼,有研究发现这对改善症有帮助。
如果自行护理2周无改善,或出现丘疹、渗出液体等情况,建议及时就诊。某些皮肤疾病(如玫瑰痤疮)的表现与敏感肌很像,需要鉴别。目前医院皮肤科常用的乳酸刺痛测试,15分钟就能初步判断敏感程度。
皮肤敏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修复也需要时间。记住,温和才是护肤的要义,有时候给皮肤做减法,反而是好的养护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