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总感觉头晕眼花,量了下血压发现偏高?别着急,高血压在如今已经非常普遍。虽然需要长期管理,但只要方法得当,完全可以和它和平共处。今天就和大家高血压的那些事。
简单来说,血压就是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。当这个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,就是高血压。在我国,正常血压标准通常为收缩压<120mmHg和舒张压<80mmHg。如果多次测量超过140/90mmHg,就需要引起重视了。
早期高血压可能没什么明显症状,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。部分人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耳鸣、心悸等表现。如果长期不控制,可能影响心脏、大脑、肾脏等重要器官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控制血压不是光靠吃药就行,需要综合调理。首先从饮食入手,减少食盐摄入很关键,每天不超过5克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、粗粮,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。其次坚持适度运动,每周少5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,比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体重管理也很重要,减重对降压明显。还要戒烟限酒,保持充足睡眠,学会释放压力。这些生活方式的调整,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。
如果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仍不达标,就需要药物辅助了。目前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。每种药物适应人群不同,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,不要自行购药或停药。
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压,了解控制情况。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药会有副作用,实际上在医生监控下规范用药,获益远大于风险。
管理高血压需要医疗支持。选择医疗机构时,可以关注是否有完善的心血管专科,医生团队是否,设备是否。一般来说,正规医院的心内科或专科医院都比较可靠。
现在很多医院高血压专病门诊,由专注高血压领域的医生坐诊,能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就诊前可以了解医生的背景和临床经验,选择适合自己的医生。
在家自测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环节。建议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,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。测量前要安静休息5分钟,避免饮用咖啡、浓茶,排空膀胱。
建立健康档案,记录血压值、用药情况、身体感受等,复诊时带给医生参考。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。

高血压管理是场持久战,需要耐心和坚持。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的药物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。如果您有高血压方面的困扰,建议尽早寻求医疗帮助,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