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在咖啡厅碰到老同学小林,她突然捂着半边脸说牙疼得。仔细一问才知道,她已经三年没洗过牙了。这让我想起很多朋友对口腔洁治的误解——有人觉得刷牙认真就不用洗牙,有人担心洗牙会损伤牙齿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护理项目。
口腔洁治可不像家里洗碗那么简单。的洁治分为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两个步骤,就像给牙齿做深度SPA。医生会用超声波洁牙机轻轻震碎牙结石,那些平时刷牙怎么也刷不掉的顽固分子,遇到设备就只能乖乖投降。
记得上个月有位程序员患者,每天刷牙三次还是满口牙结石。检查发现他刷牙方式不对,长期横向刷牙反而把软垢压成了结石。通过40分钟的精细化洁治,他的牙齿终于重现本色,牙龈出血问题也改善了。
个误区是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。其实牙缝一直都在,只是之前被结石和肿胀的牙龈填满了。就像搬家后才发子原来这么大,洁牙后牙齿本色才是真实状态。
第二个误区是"洗牙会伤害牙釉质"。规范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是圆钝的,只在结石表面振动,医生操作下对牙齿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要命的是第三个误区:"不疼就不用洗牙"。牙龈疾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,等到牙齿松动往往为时已晚。建议每6-12个月做一次预防性洁治,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。
经常抽烟喝茶的朋友要注意了,色素沉积会加速牙结石形成。去年有位茶艺师患者,十年没洗过牙,洁治时取出的结石都能拼成一个小雕塑了。
孕期妈妈更要重视。怀孕期间激素变化容易引发妊娠性龈炎,但孕中期(4-6个月)是的洁治窗口期。建议备孕时就做好口腔检查。
矫正牙齿的青少年也别掉以轻心。托槽周围特别容易堆积食物残渣,需要更频繁的清洁。我见过不少摘牙套时满口蛀牙的,实在可惜。
后是糖尿病患者,牙龈问题可能影响血糖控制。有位55岁的糖友坚持每季度洁治一次,三年下来牙周情况比很多年轻人都健康。
刚做完洁治的牙齿会有些敏感,建议24小时内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。可以用温水漱口,但不要太用力,给牙龈一个期。
正确使用牙线很关键。很多患者反映"牙线用着不顺手",其实就像学骑自行车,坚持一周就能掌握。我现在每天睡前用牙线已经成为习惯,比刷牙还有成就感。
选择含氟牙膏时别只看味道。有位患者收集了十几款网红牙膏,结果检查发现多数防蛀都不达标。记住,牙膏不是香水,功效比香味重要得多。
后提醒大家,洁治后如果出现持续酸痛要及时复诊。上周有位患者洁治后三天还觉得不适,检查发现是有颗隐蔽的蛀牙被结石掩盖了,及时补牙避免了更的问题。
口腔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。与其等牙疼得睡不着才求医,不如把定期洁治列入健康计划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洁牙卡,算下来一次也就百来块钱,比修牙便宜多了。
下次见到朋友抱怨牙龈出血,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看看。毕竟能畅快大笑、大口吃肉的人生,才是真的痛快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