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换季,皮肤又开始闹脾气了?发红、发痒、起皮屑,晚上痒得睡不着……如果你也正在被这些问题困扰,这篇文章或许能给你一些实用建议。
皮炎其实是个"统称",就像感冒也分风寒风热一样。常见的包括接触性皮炎(比如金属过敏)、特应性皮炎(俗称湿疹)、脂溢性皮炎(头皮屑多也属于这类)。它们共同特点是皮肤屏障受损,就像城墙有了裂缝,外界刺激物更容易入侵。
很多人以为皮炎就是"皮肤发炎",随便涂点药膏就好。其实不同类型皮炎需要不同处理方式,用错方法可能越治越。
误区一:过度清洁:不少人觉得皮炎是"脏"引起的,拼命用强力清洁产品。其实皮炎皮肤更需要温和清洁,建议选择不含皂基的弱酸性清洁产品。
误区二:滥用激素药膏:看到快就长期使用,结果导致皮肤变薄、扩张。激素药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。
误区三:迷信偏方:大蒜汁、醋洗等方法可能暂时止痒,但会进一步皮肤屏障。曾经有位患者用花椒水泡手止痒,结果导致接触性皮炎加重。
步:简单测试:记录发作时间、部位、可能诱因(新换的护肤品?吃了特殊食物?),这对医生诊断很有帮助。
第二步:温和清洁:水温控制在32-34℃(手感微凉),沐浴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擦干时用毛巾轻轻按压,不要用力揉搓。
第三步:保湿修复:选择含神经酰胺、胆固醇等成分的保湿霜,洗完澡3分钟内涂抹好。干燥部位可以每天涂抹3-5次。
第四步:对症用药:轻度皮炎可以用非激素类药膏(如他克莫司),时需要及时就医。记住药膏要涂得够薄,一粒黄豆大小就能覆盖两个手掌面积。
穿衣服也有讲究:选择纯棉、丝绸等天然材质,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直接接触皮肤。新衣服要先洗再穿,去除残留化学物质。
饮食习惯调整:虽然不是所有皮炎都与食物有关,但如果发现吃某些食物后症状加重,可以试着记录饮食日记。常见诱发因素包括辛辣食物、酒精、坚果等。
环境控制:保持室内湿度在50%-60%,空调房可以放盆水。床单被罩每周更换,用60℃以上热水清洗能杀灭尘螨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:皮肤大面积红肿渗液、影响睡眠和工作、自行护理一周无改善、反复发作超过一个月。医生可能会建议做斑贴试验、抽血检查等找出具体原因。
后提醒,皮炎管理是场持久战。与其追求"",不如学会与它和平共处。保持良好心态,建立科学的护理习惯,大多能控制得。记住,健康皮肤才是美的皮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