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从业10年的儿科医生,每天都会遇到焦虑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诊。其实很多常见问题,家长只要掌握基本知识就能避免手忙脚乱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育儿经。
近流感高发,很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就急着喂退烧药。其实发烧是身体和病毒"打仗"的正常反应,38.5℃以下建议物理降温:多喝水、温水擦浴、减少衣物。如果孩子精神好、能玩能吃,不用太紧张。当然,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要立即就医,这点千万记住。
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咳嗽就担心是肺炎。其实90%的咳嗽都是普通感冒引起,观察这几点就能初步判断:没有呼吸急促(每分钟超过40次)、面色发青、高烧不退等症状,可以先在家观察3天。记住不要随便给孩子吃止咳药,蜂蜜水(1岁以上)、多喝温水反而更有效。
夏季是儿童腹泻高发期,遇到孩子拉肚子,重要的是预防脱水。药店买的口服补液盐要按照说明冲泡,小口多次喂服。继续正常喂养,母乳宝宝更要坚持哺乳。如果出现哭时无泪、尿量减少、精神萎靡,就要及时就医。很多家长问要不要禁食,这是个误区——除非剧烈呕吐,否则不需要饿肚子。
"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免疫力?"这是门诊常听到的问题。其实疫苗就像给免疫系统上的"培训课",完全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。二类疫苗虽然不是强制接种,但像手足口疫苗、流感疫苗等都建议按时打。有个小提醒:接种后发热38℃以内是正常反应,不用特殊处理。
现在各种儿童营养品满天飞,很多家长花大价钱买补剂。其实健康孩子只要饮食均衡,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。锌、钙等微量元素过度补充反而有害。如果确实需要补充,一定要先做检查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记住:好好吃饭比什么补品都强。
后强调几个必须立即看医生的警示信号:3个月以下宝宝发烧;抽搐或意识不清;呼吸急促困难;呕吐腹泻导致精神差;皮肤出现出血点;从高处坠落或头部撞击。养育孩子是个需要耐心的过程,遇到问题别慌张,但也别硬扛。
养娃路上没有标准答案,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。作为医生,我建议家长既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,也要学会观察孩子的个体差异。如果觉得不对劲,及时医生永远是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