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月那几天,小腹像被电钻敲打,腰酸得直不起来,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累得冒冷汗——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些,别担心,你不是一个人。据统计,我国近80%的女性都遭遇过痛经困扰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既又普遍的问题。
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大多数年轻女孩属于原发性痛经,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导致子宫强烈收缩;而继发性痛经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肌瘤等疾病有关。简单来说,就像有的人吃辣会胃痛一样,有的人子宫对激素变化特别敏感。
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疼痛突然加重、经期外也疼痛或伴随发热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一位医院妇科曾告诉我,她接诊过把痛经当"正常现象"耽误治疗的病例,实在让人心疼。
1. 热敷是快的方法。在腹部放个热水袋或暖宝宝,温度控制在40-50℃舒适。热敷能放松子宫肌肉,堪比止痛药。
2. 适量运动很关键。经期前一周开始每天快走30分钟,能促进循环。有位坚持瑜伽的读者说,规律运动后她的痛经减轻了70%。
3. 饮食要特别注意。少吃冰淇淋、冷饮,多喝姜茶、桂圆红枣茶。国外研究发现,每天补充50mg维生素B1,三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。
4. 正确使用止痛药。布洛芬这类药物要在疼痛刚开始时就服用,等剧痛时再吃会扣。记住每天不要超过推荐剂量。
5. 试试穴位。拇指按压三阴交穴(内踝尖上方四指宽处)和合谷穴(虎口位置),每次按压1分钟,能暂时。
6. 充足睡眠。经期前熬夜会加重不适,好7-8小时睡眠。有研究发现,睡眠不足的女性痛经程度是作息正常者的2倍。
7. 穿宽松衣物。紧身裤会腹部影响循环,经期好选择舒适透气的棉质衣物。
误区一:"结婚后就不痛了"。这没有科学依据,是否生育与痛经并无直接关系。
误区二:"痛经忍忍就过去了"。长期痛经可能影响生活质量,甚导致贫血。
误区三:"吃止痛药会上瘾"。短期按说明书使用非甾体药是的,不会产生依赖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:疼痛影响日常生活;止痛药完全无效;经期出血量异常大;疼痛时间延长或非经期也痛;伴随发热、恶心等症状。
后想说,痛经不是矫情,也不是必须忍受的"女性宿命"。了解自己的身体,找到适合的缓解方法,每个女性都值得舒适地度过每个月的那几天。如果尝试了各种方法仍不,医疗机构随时为你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