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资讯

骨质疏松症是什么?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?

发表于 2025-07-16 14:32:03 阅读量:1000+

骨质疏松症是什么?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?

随着年龄增长,很多人开始担心骨头变脆的问题。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,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、骨组织微结构,导致骨头变脆、容易骨折。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,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更需警惕。

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早期信号?

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“静悄悄的疾病”,但其实身体会提前发出一些信号:

1. 身高变矮:如果发高比年轻时缩短超过3厘米,可能是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征兆。

2. 驼背:脊柱变形导致背部弯曲,俗称“老缩”。

3. 轻微外力就骨折:比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导致手腕骨折,或打喷嚏后肋骨疼痛。

4. 持续性腰背疼痛:尤其在久站、久坐后加重。

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?

以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骨骼健康:

· 绝经后女性(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流失)

· 60岁以上老年人

·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

·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

· 长期缺乏运动、日晒不足者

· 吸烟、过量饮酒人群

预防骨质疏松的5个实用方法

1. 补钙要科学

成年人每日需钙800-1000mg,50岁以上需1000-1200mg。牛奶、豆腐、深绿色蔬菜都是好选择。注意:单次补钙不超过500mg更易吸收。

2. 维生素D不能少

每天晒太阳15-30分钟(避开正午),或通过鱼肝油、蛋黄等补充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维生素D水平。

3. 运动强骨有效

负重运动(快走、跳舞)和抗阻训练(哑铃、弹力带)能刺激骨骼生长。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钟为宜。

4. 防范跌倒风险

家中保持地面干燥,浴室装防滑垫,穿防滑鞋。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。

5. 定期检测骨密度

建议50岁以上女性、60岁以上男性每1-2年做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(DXA)。

确诊骨质疏松后怎么办?

若检查显示T值≤-2.5(骨质疏松标准),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:

1. 基础治疗:钙剂+维生素D联合补充(如碳酸钙D3片)

2. 抗骨松药物:双膦酸盐类(阿仑膦酸钠)、RANKL抑制剂(地舒单抗)等

3. 中医调理: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骨碎补、羊藿等药材

4. 训练:在师指导下进行平衡训练、核心肌群锻炼

关于补钙的常见误区

误区一:“喝骨头汤能补钙”
事实:骨头汤钙含量极低(2-4mg/100ml),且含有大量脂肪,不如喝300ml牛奶(含钙300mg)。

误区二:“钙片吃得越多越好”
事实:每日补钙超过2000mg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,且影响铁、锌吸收。

误区三:“年轻人不需要预防”
事实:骨量在30岁左右达峰值,年轻时储备充足,年老时才不易缺钙。

特别提醒:这些症状要就医
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立即到骨科或内分泌科就诊:
· 无明显外伤却发生骨折
· 身高短期内降低超过2cm
· 持续背痛影响日常生活
· 化验显示血钙异常

记住:骨质疏松可防可控,关键要早筛查、早干预。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,才能让晚年生活更有质量。

资讯更多>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