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发炎、鼻子不通气、喉咙痛……这些看似小毛病的问题,可能暗藏健康隐患。作为与呼吸、听觉、语言功能息息相关的部位,耳鼻喉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。今天就来耳鼻喉科那些常见的健康问题,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应对。
许多人以为中耳炎只会发生在孩子身上,其实成年人同样可能中招。游泳后耳朵进水没及时处理、感冒时用力擤鼻涕、长期戴耳机音量过大,都可能导致耳朵闷胀、听力下降。如果出现耳朵剧烈疼痛或流脓,一定要及时就医,拖延可能造成鼓膜穿孔。
预防小贴士:擤鼻涕时要单侧交替进行,游泳时可使用耳塞,保持耳道干燥很重要。
每到换季时节,打喷嚏、流清水样鼻涕、眼睛痒的人明显增多。这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。尘螨、花粉、宠物毛发都是常见过敏原。值得注意的是,长期不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哮喘,还会导致黑眼圈、嗅觉减退等问题。
缓解建议:定期清洗床上用品,外出戴口罩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喷激素,不要自行购买网红鼻喷剂。
喉咙痛得吞咽困难?可能是扁桃体发炎了。急性期会出现高热、畏寒等症状,需要抗生素治疗。如果每年发作超过3次,或引起睡眠呼吸暂停,医生可能会建议切除手术。现在多采用低温等技术,出血少、快。
护理要点:发作期要多喝水,吃温凉软食,用淡盐水漱口能缓解不适。
教师、销售、主播等职业人群,如果突然声音嘶哑超过两周不见好转,要警惕声带息肉。长期大声说话、清嗓习惯、抽烟喝酒都是诱因。早期可通过雾化、禁声治疗,者需要显微镜下手术。
护嗓秘诀:每小时补充温水,避免扯着嗓子喊叫,感冒期间尽量少说话。
别把打呼噜当睡得香!频繁的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,增加高血压、糖尿病风险。肥胖、下巴后缩、扁桃体肥大者更易中招。目前有多导睡眠监测可以诊断,治疗方法从口腔矫正器到呼吸机不等。
改善方法:侧卧睡姿,控制体重,睡前4小时不饮酒。
当出现以下情况时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:持续头痛伴鼻塞、听力突然下降、痰中带血、颈部肿块、面瘫症状等。常规检查包括电子喉镜、听力测试、鼻内镜等,都是或微痛的。记住:早发现早治疗,才能避免小毛病拖成大问题。
后提醒大家,不要轻信偏方。往耳朵里滴香油、用牙签掏耳朵、自行购买网红喷鼻剂...这些错误做法可能加重病情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出现不适及时就医,才是守护耳鼻喉健康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