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翻身听到骨头"咔吧"响,上个台阶膝盖隐隐作痛,这些都可能不是简单的劳累。在我国,50岁以上人群中,每5个女性就有1个患有骨质疏松,男性发病率也达到14.4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"沉默的骨骼"。
张阿姨近总觉得腰酸背痛,直到摔了一跤导致骨折,检查才发现骨密度已经低到-2.7。像张阿姨这样的不在少数,骨质疏松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等出现疼痛、驼背甚骨折时,往往已经比较。
我们的骨骼就像户,30岁前是"存款期",之后进入"取款期"。如果年轻时储备不足,或中年后流失太快,就会造成"账户"。
很多人以为吃钙片就能解决问题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钙质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帮助,而现代人整天待在室内,日照不足。建议每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晒15-30分钟太阳,比单纯补钙更重要。
还有些人天天喝骨头汤,其实汤里的钙含量很低,反而容易摄入过多脂肪。半斤牛奶、二两豆腐再加些绿叶菜,这样的搭配更能满足日常钙需求。
李叔坚持游泳十年,骨密度检测结果让医生都惊讶。负重运动对骨骼的刺激就像给银行"充值",快走、跳舞、爬楼梯都是好选择。注意要循序渐进,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损伤。
办公室人群可以试试"隐形运动":坐着时双脚离地保持5秒,乘电梯改爬楼梯,这些小习惯日积月累惊人。
35岁的女士因为长期喝咖啡、熬夜,骨龄已经接近50岁。咖啡因、酒精、烟草都是骨骼"窃贼",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加速钙流失。建议每天咖啡不超过2杯,戒烟限酒很重要。
过度节食也很危险,特别是年轻女性。当体脂率低于17%时,雌激素水平下降,会直接导致骨量流失。
绝经后女性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人群、有家族病史者属于高风险群体。建议45岁后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
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,除了调整生活方式,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。常用的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药物,切记不要自行购买服用。
预防骨质疏松没有太早这回事。从现在开始,多吃富含钙的食物,适度运动,保持良好的作息,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骨骼健康投资。
记住,坚固的骨骼不是建成的,但每天的微小改变,都会让年老时的你感谢现在做出的选择。如果你有骨骼健康方面的疑问,建议到正规医院骨科或内分泌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