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今年58岁,近总觉得排尿没以前顺畅,晚上起夜三四次成了常态。体检时医生建议他做个PSA检查,结果数值偏高,进一步检查确诊了早期前列腺癌。像老张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,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前列腺癌患者约7.5万人,且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显著上升。
前列腺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原因。当发展到一定阶段,可能会出现:排尿次数增多(尤其夜间)、尿流变细或中断、排尿困难、尿痛或灼热感。有些患者会出现血尿或带血,晚期可能伴随骨盆区域疼痛或骨痛。
50岁以上的男性都需要提高警惕,特别是: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(父亲或兄弟患病风险翻倍)、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、肥胖者以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。非裔美国人发病率高,人相对较低但近年呈上升趋势。
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是PSA(前列腺特异性抗原)检测和直肠指检。建议50岁开始每年检查一次,高危人群可提前到45岁。PSA数值超过4ng/ml需要警惕,但炎症、骑车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暂时升高,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。
根据病情和患者年龄,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:
1. 主动监测:适用于极早期低危患者
2. 手术治疗: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常见选择
3. 放射治疗: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
4. 内分泌治疗:通过药物抑制雄激素
5. 综合治疗:中晚期常采用多种方式结合
虽然不能完全避免,但可以降低风险:
• 多吃番茄、西兰花等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
• 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
• 保持规律运动,控制体重
• 限制红肉和高脂乳制品摄入
• 戒烟限酒
• 定期体检不拖延
很多患者担心治疗后会影响和排尿控制。现代医学已经大幅降低了这些风险,特别是机器人辅助手术和放疗的应用。术后训练也很关键,大多数患者经过3-6个月能逐步正常功能。
前列腺癌发展相对缓慢,早期发现率可达90%以上。建议男性朋友把前列腺检查纳入年度体检,就像女性定期做乳腺检查一样。记住:异常症状不一定是,但必须由医生来判断。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上科学的筛查,才是疾病有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