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骨质疏松症,很多人觉得这是老年人才需要担心的问题。但事实上,骨骼健康的隐患可能从30岁就开始悄悄累积。骨质疏松症被称为"无声的疾病",因为它往往在骨折发生时才被发现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话题。
简单来说,骨质疏松症就是骨骼变得像蜂窝一样多孔脆弱。正常骨骼内部结构紧密,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密度下降,轻轻一碰就可能骨折。常见的骨折部位是髋部、脊柱和手腕,其中髋部骨折甚可能导致长期卧床。
虽然老年人风险更高,但有这几类情况的人需要特别注意:绝经后的女性(雌激素下降会加速骨流失)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、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者、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人、有家族遗传史者。另外,吸烟和过量饮酒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。
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但可以留意这些信号:身高逐渐变矮(超过3厘米)、出现驼背、轻微碰撞后容易骨折、经常腰背酸痛。的诊断方法是骨密度检查(DXA检测),建议40岁以上有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检查。
保护骨骼健康要从年轻时做起:每天摄入足够的钙(牛奶、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都是好来源)、维生素D的合成(适当晒太阳)、坚持负重运动(步行、跳舞、爬楼梯等)、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。特别提醒节食的年轻人,营养不足会直接影响骨骼发育。
不要慌张,现代医学有多种治疗手段: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骨吸收药物、促骨形成药物等,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。同时要特别注意防跌倒:家里保持地面干燥、浴室加装防滑垫、选择防滑的鞋子。记住,规范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骨折风险。
很多人认为只要大量补钙就够了,其实不然。补钙过量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,建议50岁以下成年人每天摄入800-1000mg,50岁以上增加到1000-1200mg。另外,单纯补钙不补充维生素D,吸收会大扣。好的方式是通过均衡饮食获取营养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。
如果家里有骨质疏松患者,要特别注意居家:减少地面杂物、增加夜间照明、考虑安装扶手。对待长辈的"变矮"或"驼背"不要简单归因于"老了",及时就医检查才能避免后果。记住,一次髋部骨折就可能完全改变老人的生活质量。
骨骼健康是幸福晚年的重要基石。从现在开始关注骨密度,就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储蓄健康。如果对骨质疏松有任何疑问,建议的骨科或内分泌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个人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