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孩子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小林瞬间清醒。体温计显示39.2℃,她手忙脚乱翻出退烧药,却想起上次就医时医生说过"38.5℃以下不必急着用药"。像这样手足无措的家长,儿科门诊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。今天我们就来,当孩子突然发热时,家长究竟该如何科学应对。
很多家长看到体温超过38℃就急着给孩子用药,实际上发热是身体感染的正常反应。儿科医生建议,3个月以上婴幼儿体温超过38.5℃才需要考虑使用退热药物。更重要的工作是每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,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——能玩耍的孩子通常不需要立即用药,而持续嗜睡的孩子即使体温不高也要及时就医。
温水擦浴是流传广的物理降温法,但很多家长操作有误区。32-34℃的温水适合擦拭颈部、腋窝等大血管流经处,切忌使用酒精或冰水。要注意保持室温在24-26℃,避免孩子因寒战反而升高体温。如果孩子抗拒擦浴,简单的退热贴也能缓解不适,但记住这只是辅助手段。
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、发热超过72小时不退、伴随抽搐或皮疹、出现呼吸急促等情况,都需要立即前往医院。特别要提醒家长,不要给孩子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,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少间隔4小时使用,过量用药可能造成肝损伤。
勤洗手、保持室内通风、合理增减衣物是预防儿童发热的基础。6月龄以上婴幼儿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。日常可以准备电子体温计、退热贴等基础用品,但不必囤积过多药物,大部分儿童常用药在正规药店都能随时购买。
孩子发热期间要少量多次补充水分,1岁以内婴儿可以增加母乳喂养次数。饮食要清淡易消化,米汤、面条等比大鱼大肉更合适。退烧后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,体温可能反复。记录每日体温变化曲线,就诊时能给医生重要参考。
记住,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症状。北京数据显示,90%的儿童发热由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。保持冷静观察,给孩子足够的时间,必要时寻求帮助,这才是智慧家长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