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闺蜜小雅在体检中发现宫颈细胞异常,医生建议她做进一步检查。看着她慌张的样子,我突然意识到,很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这件事还是存在太多疑问和误解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每位女性都必须重视的健康话题。
根据中心新统计,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1万例。但令人欣慰的是,宫颈癌是目前可以通过定期筛查实现早发现、早治疗的恶性。通过规范的筛查,可以有效降低83%的宫颈癌率。
张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。去年她在社区组织的筛查中发现早期病变,经过简单治疗就完全了。"要不是这次筛查,后果真的不敢想。"现在她逢人就提醒要做宫颈检查。
1. TCT检查(液基薄层细胞检测):目前常用的筛查手段,医生会用专用刷子采集宫颈脱落细胞,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,基本没有不适感。
2. HPV检测:主要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。建议30岁以上女性可以将TCT和HPV联合筛查,率更高。
3. 镜检查:当TCT或HPV检查出现异常时,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这项检查,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宫颈情况。
• 21-29岁:每3年做一次TCT检查 • 30-65岁:每5年做TCT+HPV联合检查,或者每3年单独做TCT检查 • 65岁以上:如果过去10年筛查结果都正常,可以停止筛查
特殊情况要特别注意:HIV感染者、免疫力低下人群、有宫颈癌病史等,需要更频繁的筛查,具体要医生。
误区一:"我还年轻,不用查" :宫颈癌越来越年轻化,21岁就该开始筛查
误区二:"打了HPV疫苗就不用筛查了" :疫苗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,接种后仍需定期筛查
误区三:"筛查很疼,特别难受" :现代筛查技术已经很成熟,多数人只会感到轻微不适
1. 避开期,好在干净后3-7天 2. 检查前48小时避免性生活、用药和冲洗 3. 穿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4. 放松心情,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检查
李医生的诊室里经常遇到拿着异常报告单惊慌失措的患者。"其实很多异常只是癌前病变,距离真正的还很遥远。"她解释说,轻度异常可能需要3-6个月后复查,中度以上异常才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。
记住:异常≠,关键是要遵医嘱做好随访。现代医学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非常好,完全可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。
• 多个或有多个 • 过早开始性生活(<16岁) • 长期口服避孕药(5年以上) • 吸烟 • 免疫力低下
如果你属于这些高危人群,更要重视定期筛查。护士长提醒:"很多患者都是等到出现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才来检查,这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佳干预时机。"
是,现在各地都在推行宫颈癌筛查项目。比如在浙江,35-64岁农村妇女可以享受5年一次的筛查;北京则覆盖了20-65岁的常住女性。具体政策可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即使自费检查,TCT检查约200-300元,HPV检测300-500元,对健康投资来说物超所值。
小雅的后续检查结果出来了,只是轻微炎症,虚惊一场。但这次经历让她养成了定期筛查的好习惯。"原来关爱自己这么简单",她这样说道。
宫颈癌虽然可怕,但完全可防可控。作为女性,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负责。记住: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。今天的筛查,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好的健康礼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