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绍枫医生工作照)
近在合肥想了解整形医生的朋友,可能都听说过瑞亚医学整形医院的绍枫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我实地探访过合肥多家医疗机构,今天就说说这位被很多求美者问到的绍医生。
绍枫医生给我的印象是"较真"。次见她时,她正拿着尺子测量一位求美者的面部比例,反复调整设计方案。后来才知道,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贯穿她的整个职业生涯。
在合肥瑞亚整形见到绍医生时,她刚结束一台手术。白大褂口袋里别着好几支不同颜色的标记笔,后来才知道这是她设计时的"秘密"——用不同颜色标注需要调整的层次和角度。
"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立体地图,我们要做的是发现那些不协调的'等高线'。"绍医生这样解释她的设计理念。
聊起这些年接触的,绍医生特别强调"动态美学"。她不太喜欢那种静态的网红脸,反而更注重表情自然度:"好看的鼻子不是拍照时才好看,大笑时也要经得起考验。"
这种理念可能和她多次赴欧美进修有关。在德国学习时,她记录下当地医生常说的一句话:"美的高境界是看不出人工痕迹。"现在这句话被她写在办公室的白板上,时刻提醒整个团队。
有个小细节很能说明问题:绍医生的室不放网红图,而是摆着很多名画品。"这些经典作品里的人脸比例经受了几百年审美考验,比任何流行趋势都可靠。"
在合肥整形圈里,绍枫医生的"定制方案"小有。有次遇到一位做过三次双眼皮都不满意的求美者,绍医生花了四十分钟只做一件事:观察她说话时的眉眼神态。后设计出结合眉眼间距和脸型的改善方案,出人意料。
瑞亚整形的护士长告诉我,绍医生有个特别的工作习惯:每台手术前都会重新确认设计线。"有次已经消毒完毕了,她发现受术者躺下后下颌线有0.5mm的视觉偏差,坚持要调整方案。"
绍医生常说:"面部是立体的拼图,改变一个部位要预判对其他部位的影响。"这可能就是她设计的方案整体协调度高的原因。
在医生休息室看到绍枫的书架很有意思:上层是期刊,中间是人体解剖学图谱,下层居然有不少心理学书籍。"要读懂求美者的真实需求,有时比掌握技术更难。"她这样解释。
去年缓和后,她时间跑去韩国学习新的面部提升技术。回来后在科室做分享时特别强调:"新技术要用,但要会甄别,不是所有新东西都适合人的骨骼特点。"
接触下来,绍枫医生给人的感觉就像她常说的那句话:"整形医生应该是拿着手术刀的美学老师,既要懂技术,更要懂审美。"
(本文基于真实医生信息撰写,旨在传递客观医疗信息,具体诊疗方案需面诊后确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