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东医美圈提起皮肤美容,很多人的反应就是:"找画美的谢少玲医生看过吗?"这位专注皮肤领域十年的主治医师,正在用与耐心重新定义"美"的标准。
谢医生的从医之路起点颇高——作为"激光美容之父"之光的嫡传,她系统学习了的光电技术。但令人意外的是,她并未止步于技术传承。"教会我重要的一课是:设备是冷的,但医生的手必须是暖的。"这种理念让她的诊疗间总是比其他诊室多放了一把椅子,"我要确保每个求美者都有充足的时间倾诉。"
在画美医院的走廊上,常能看到谢医生送患者出来时自然地挽着对方的手臂,像老朋友一样叮嘱:"防晒霜要像手机一样随身带,下周见面前我要检查哦。"这种将医学治疗与日常养护打通的"全周期美肤管理",正是她鲜明的诊疗特色。
业内人都知道谢医生有"双绝":左手握着射频抗衰的参数,右手带着光学美白的独门方案。有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:她的诊疗台上永远放着两副手套——操作射频仪器时必戴的绝缘手套,和处理光学疗程专用的防蓝光手套。"仪器就像钢琴,参数组合就是乐谱,关键要看医生怎么弹奏。"
值得一提的是,她在年轻化领域的技术革新。不同于常规的单一治疗模式,她创新性地将射频温控技术与生物光能相结合,这种"温度+能量"的双重调节法,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上千例修复。
听谢医生讲解治疗方案是种享受。她会把"真皮层胶原重塑"说成"给皮肤搭帐篷",将"光热效应"比喻为"用阳光晒被子的舒适感"。有患者笑称:"别人讲原理我听天书,谢医生说完我都能当半个。"
这种"说人话"的本事背后,是她坚持多年的习惯:每接触新型设备,必定先在自己手臂内侧做测试。"只有自己体会过那种微刺感,才知道怎么向患者描述。"诊室的抽屉里,那本写满患者反馈的笔记本,已经换到第三本。
在美容治疗方面,谢医生有着近乎偏执的坚持。她的治疗室有项特殊规定:所有光学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"双人核对",就像手术室对待一样严格。有次晨会,她因为发现某台仪器的校准日期临近,当即暂停使用并厂商,这件事后来成了画美的规范。
"医疗美容首先是医疗,其次才是美容。"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。对于不适合立即治疗的求美者,她宁可先制定3-6个月的皮肤准备方案,这种"慢即是快"的理念,反而赢得了更多信任。
如今在画美医院,总能看到不同年龄层的求美者安静地坐在谢医生诊室外的等候区。他们知道,推开门就会遇到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,和那句熟悉的开场白:"今天咱们重点解决哪个小烦恼?"或许,这就是对医者仁心好的诠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