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体检发现血压偏高都会紧张,其实高血压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可以控制。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份实用的高血压防治指南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疾病。
血压升高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长期不控制会损害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正常血压应低于120/80mmHg,超过140/90mmHg就属于高血压范畴。需要注意的是,单次测量数值不能作为诊断依据,需要在不同时间多次测量确认。

改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基础。建议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,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、菠菜。每周坚持5次以上中等强度运动,每次30分钟左右。体重每减轻10公斤,血压可下降5-20mmHg。同时要戒烟限酒,充足睡眠。
在医生指导下,常用降压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。药物治疗方面,利尿剂、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都是常用选择。具体用案需要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,切不可自行调整剂量。
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备有电子血压计,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。测量前应5分钟,避免饮用咖啡、浓茶。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,需要定期复查,评估治疗。一般来说,血压控制目标在130/80mmHg以下。
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180/120mmHg,并伴有头痛、胸闷等症状时,需要立即就医。另外,妊娠期高血压需要专科医生特别管理。对于合并糖尿病、肾病的高血压患者,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。
高血压管理是个长期过程,需要耐心和坚持。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的药物治疗,大多数人都能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。如果发现血压异常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